七月蝉鸣

来源:第二区域项目部 作者:刘传刚 发布时间:2025-07-09

  高青拌合站院子南边的那片小树林,是七月里最热闹的地方。晨光穿过柳叶的缝隙洒在地上,叶片则在风里翻动着银绿的光泽。就在这浓荫深处,每天都有新的蝉从湿润的泥土里钻出来。它们背着褐黄色的外壳,用整整几年才换来这破土而出的瞬间,开启一场短暂却炽热的生命盛宴。

  聆听小树林里连绵的蝉鸣,神思却飘进了古代诗词的长河。蝉自古便是诗人笔下的常客,虞世南写蝉见高洁自信,骆宾王咏蝉抒冤屈悲愤,李商隐叹蝉寄失意悲凉。三位诗人境遇迥异,赋予蝉的情感也千差万别,却共同留下了“咏蝉三绝”的千古名篇。如今再读这些诗句,仍能透过笔墨感受到不同人生的跌宕,这或许就是蝉意象穿越千年的生命力。

  “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”小树林里没有挺拔的梧桐,只有依依的杨柳,却不妨碍我循着蝉声想见其风骨。它们细长的口器插入树皮,只取清冽的树汁,像极了乱世里坚守本心的文人,纵身处凡俗林莽,也始终保持着不与世俗同流的洁净。

  “居高声自远”,蝉的鸣叫从不停歇。这声音里藏着对生命的极致执着,从出土到凋零不过数十日,却要把数年蛰伏积攒的力气全化作歌声。李商隐说它们“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”。可对它们而言,哪有什么“徒劳”?它们不管有没有人倾听,不在乎是否被当作噪音,只是拼尽全力地鸣唱,把对阳光的眷恋、对生命的热爱,都融进这独属夏天的绝响里。

  有人嫌这蝉鸣聒噪,关紧门窗尚嫌不够;我却独爱这此起彼伏的声浪。试想,若没有这声声蝉鸣,漫漫夏日该是多么的寂寞。

  暮色渐浓,蝉鸣渐渐低了些,却仍有几只不肯停歇。它们的影子落在柳树粗糙的树干上,像一个个执着的音符。这七月的蝉鸣,是自然写给夏天的诗,也是生命献给世界的歌。

图片1


  联系客服
  400-888-8888